我国培训管理者门户网站,国内企业培训总监、培训经理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体系 > 正文

十大培训趋势(二):用ALO模型设计场景化培训体系

2019-02-26 来源:培训经理指南
      每年我都会写一些行业趋势的文章,以前的写作方式是思考行业的10大趋势,然后一篇文章简要地介绍10种不同的趋势,很多指南的读者觉得不过瘾,今年索性每个趋势写一篇文章,用更广的视角看待培训发展趋势。如果你对《培训趋势》这个话题有兴趣,可看一下往期的趋势文章,没有什么比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更重要。
      相关阅读1:《预测:2017年培训领域十大趋势》
      相关阅读2:《2018年十大培训趋势(一):用AI技术重新定义培训》
      近10年的时间,培训技术有很多的创新与变化。但是这么多年,培训体系的架构似乎到目前为止,还在沿用七八年以前的思路,没有办法跟上商业模式的变化以及组织快速的业务变化,其实从拨号上网的时代,到今天智能终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仅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而这20年的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培训体系设计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2018年的培训趋势中,南哥希望通过分享新的设计逻辑与架构,来突破传统培训体系的束缚,让培训真正跟上社会及组织的变化。当然如果你对培训体系的有效性这一话题感兴趣,还可以点击蓝色文字,阅读我之前写过有争议的一篇文章《培训体系已死,却在十年后被埋》在这篇文章中,南哥指出了传统培训体系设计的各种诟病。
      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培训体系的全貌,南哥为您绘制了以下的“培训体系设计价值链”的全景图。就目前而言,多数公司是参照这个架构去设计培训体系的。坦诚地讲,如果一家公司能够按照这样的架构,用上3~5年用心经营这个全景图,培训的累加效应还是非常大的。
      其实这张图,对于多数培训者而言并不陌生,这是典型的基于能力模型的体系设计方法论,从我们对培训的理解来看,这张图的核心理念及架构,比较适合业务相对稳定的传统行业。而对于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或者正在谋求变革的传统公司,或许已经滞后于商业及公司的快速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两大方面:
      第一个问题是培训管理者大量工作,并不是“以用户为中心”而展开的,不管是能力模型建设,课程体系、还是师资体系的专业性,都不是用户关心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体系建设的周期太长,而人才培养项目其效果的呈现有着典型的“滞后现象”,在你运营这个体系的第一年,其实你很确定你的体系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真的是业务部门所需要的的内容;而业务发生变革之后,你辛苦构建的培训体系或许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那么,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应该用怎样的逻辑去定义我们的培训体系,才能让培训敏捷地支持业务,又能够保持体系的完整性呢?我们基于产品思维,以用户为核心的ALO场景化学习发展模型(见下图)。
      ALO学习发展设计模型的理论框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Aplly-应用场景:这里是指员工对“技能与知识”的使用场景,也就是说员工在具体的工作已经遇到或者在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员工为了解决问题所需要具备的:解决问题的流程、解决问题的工具、解决问题所必须的各项知识。
      Learning-学习场景:是指用户以怎样的方式去获取这些必要的知识或技能,这里包括了:课堂培训、岗位教练、在线学习等多种方式。
      Operatin-运营场景:为了提升培训与学习的效率,培训发展部如何让培训有序以及如何整合各项资源,能够让学员在“学习场景”中,尽可能地掌握“应用场景”中的各项技能或知识,并最终评价用户是否真正地掌握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ALO学习与发展设计模型的一个重要变革:是重新定义了培训各项工作的优先顺序,也就是说距离圆心越近,其优先级就越高。
      ALO场景化学习设计模型的第一个场景是定义用户是谁,第二个层级是应用场景,这是培训体系设计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找准用户的三大需求:业务需求、创新需求与发展需求,这是设计新型培训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非常、非常、非常遗憾的是:在传统的培训体系设计中,这部分却是被严重忽略的部分。
      ALO场景化模型的第三层级是学习场景,即用户的产品体验场景。培训者在学习场景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快乐的高效学习,不管是课堂培训还是在线学习,用户都感觉非常好,在这学习场景中,学习设计技术是非常核心与关键的。
      ALO场景化学习设计模型的第四个层级是培训的运营场景,其核心意义是为应用场景与学习场景提供支持,就目前的培训体系而言,占用资源最多的差不多都在运营场景,然而遗憾的是这部分的工作并不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谈谈应用场景中的用户三大核心需求
      BID用户需求研究模型为培训管理者提供了三大方面15个具体的用户需求,当你做培训需求分析的时候,可以用BID模型结构化的探寻用户的深层次学习需求:
      能解决目前业务的当务之需:对于业务需求而言,用户的第一需求就是拿来就用的方法:能够为学员清晰地定义问题,并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流程、工具;用户的第二需求就是即时回答我的问题:在我没有思路的时候给我启发与方向;在我有思路但不知道怎样做的时候给我必要的辅导;在我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的时候给我确认。
      能够给我创新的启发:提供跨界和交流的机会;给我良好的思维方式的训练;能够营造适合创新的组织氛围&与之匹配的管理文化;给我提供必要的新技术的培训;能够让我及时地获得行业、专业的最新资讯。
      晋升与发展的系统成长:帮助我系统规划短时间内无法获取的系统知识与技能,例如5G技术、例如带领团队的系统管理方法;为我的职位晋升做好学习规划与能力储备;为了达到更高的业务水平,为我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及相关的学习辅助;为我提供如何快速学习的培训方法。
      在使用BID用户需求分析模型时,您可以通过访谈、问卷或者其他的方法,去了解用户在个人发展的15个需求,然后将用户的需求归类为这三大类,就形成了结构化分析培训需求的基础数据。
      有了这些基础数据之后,您就可以做相关的数据统计(如下图)
(统计应用分析举例)
      看看你的用户需求的数据分布状态,基于这些分布状态,再去对比你的需求研究与组织战略匹配度的问题。
      例如,如果你的组织战略是成本战略,对于创新及规范操作的要求就比较高,因此创新类的培训及业务问题类的培训占比就比较高;例如,你的组织正在考虑大规模的扩张,提升市场占有率,这个时候您的“晋升与发展”类的培训项目占比就比较高;如果你的企业在初创及快速上升的阶段,业务流程还不成熟,管理成熟度不高,这个时候业务类问题培训占比就应该比较高。
      总之,BID用户需求模型为您提供了:一个用数据与高管对话的基本通路,这对培训获得高管的支持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你熟悉了模型的基本结构以及意义之后,接下来或许你会说,基于ALO学习发展设计模型,我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呢?关于如何使用ALO模型,南哥为大家设计了六个步骤,期待这些流程对你提升培训的效率有所帮助。
      步骤1-识别关键岗位:人才管理的一个核心原则就是二八原则,即,公司的80%的资源集中在20%的关键人才身上,因此ALO学习发展设计模型的第一步就是,识别公司的关键岗位及关键人群,然后去研究这些用户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需求,将直接或间接支撑公司的业务发展。
      步骤2-分析用户三大需求:能够运用各种技术,对每个关键岗位的关键人才的需求进行盘点,形成关键用户的学习需求数据库,这将为培训体系设计提供非常准确的基础,也是未来AI时代培训工作者的重点发展方向。
      步骤3-关键问题排序:当我们确定了关键用户的学习数据库之后,你要知道组织资源是有限的、时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对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因此这个步骤的核心就是对所有问题,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合理排序。
      步骤4-组建项目团队:基于不同组织规模及业务特点,培训管理者可以整合公司内外部的资源,构建培训产品的开发团队,这里包括:关键用户、主题专家、流程专家、课件设计团队及运营团队,按照不同逻辑形成不同的产品团队,逐渐地让培训产品开发互联网化、项目化,这也是未来非常重要的趋势。
      步骤5-学习产品设计:当有了强大的团队之后,也就可以开工干活了,在我们认为一个合格的学习产品包括了:清晰定义的问题、解决问题所需要结构性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流程与工具、可以交付的培训手册及运营手册。
      步骤6-学习产品交付:最后大功告成,可以把基于用户研究的培训产品交付给用户,在这里大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ALO学习设计模型下的培训体系设计,是从用户端到用户端,然后通过用户的反馈不断迭代培训产品的成熟度,而传统的培训体系是从标杆到能力模型,再从能力模型到用户,这不同的逻辑决定了组织人才发展的效率与质量。 趋势(二)就写到这里吧,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请点赞,欢迎大家将最新的培训思想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引用模型及文章内容敬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如果你想转载请在后台直接申请)最后也欢迎全国读者在留言处分享你对培训最新趋势的看法。(本文于2017年发布)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培训管理者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延伸阅读:

more>>

会议活动

more>>

公开课

more>>

企业大学

more>>

HRD

Copyright © 2021 培训管理者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2359号-7 如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原发布媒体

本着互联网分享精神,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

客服电话:010-89506650 89504891 非工作时间可联系:18701278071(微信) QQ在线:574888227

新闻与原创文章投稿:tougao#cpmta.com 客服邮箱:info#cpmta.com(请将#换成@)

培训管理者——我国培训管理者门户网站,隶属卓橡公司

培训管理者微信公众号

PMO大会微信公众号